最近,“万物皆可入中药”的风潮,在餐饮行业兴起。中药茶饮、中药咖啡、中药面包、中药冰淇淋、中药火锅,都深受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的欢迎。
年轻人对养生的重视,是推动中药餐饮兴起的重要因素。《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年轻人正成为养生消费的主力军,18岁至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健康养生消费人群的83.7%。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传统也是一种商业方法。当传统崛起后,需要借助商业传播,商业需要借助传统赚钱。一旦时机成熟,机缘巧合,两者就会结合。
加入中药的商品,价格都噌噌地上去了,例如一个中药冰淇淋要38元,一个中药面包要52元。所以有人就问:这是不是智商税?所谓智商税,简单地说就是值不值。虽然值不值是一种主观心理,但既然是药,总归还是要讲点客观凭据的。
这些所谓的养生食品,效果的确是存疑的。从商业上来说,添加的中药量一般不会太多。这不仅是成本问题更是风险问题,加多了风险大。喝中药都要按照剂量服用,奶茶、面包里的一点点中药成分有用吗?
而且,从中医本身来看,要遵循“一人一方”的原则性理念。顾名思义就是对一个具体的人,开一个特有的治病药方。这样就能对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进行针对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对症下药。
即便在如今很多诊疗场景中,使用率更高的是中成药,并非一人一方。但起码中成药的使用还需要对上一些症状,换言之,一症一方。理论上,开中成药,也要经过医生的诊断。虽然西医不会望闻问切,好歹也要做过医学检查才能开药;但到了中药冰淇淋这里,什么都不用。更何况,中医忌寒,罔顾食物相生相克的中药冰淇淋真的可以起到养生作用吗?
不仅如此,吃加了中药的食品,还可能产生一些风险。中药的确是经过中国人历朝历代使用下来的,是经过经验验证的。但统计科学和日常感性经验是有差别的,对于一些细微的、日积月累的差别,日常经验未必能发现。
比如“关木通会导致中毒肾损害”,现在已经是医学界常识,致病原因是其中含有的马兜铃酸会导致肾损害。除了关木通,青木香、广防己、细辛也含有马兜铃酸。马兜铃酸肾病重在预防,也就是不吃此类中药。目前,多种含有此类药物的中成药,都取消了这些成分。这些药方或单味中药已经在中国使用了几千年,但由于发病时间长,依靠经验是发现不了的。只有通过药理试验、临床研究等一系列过程,才能最终发现其中的因果关系。这很正常,因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不断发展的。但在各种营销动机的推动下、在各种盲目推崇传统的鼓吹下,我们往往忘记了“是药三分毒”。
对商家来说,添加中药会带来一系列风险。一方面,因为不是内行,可能会有药材品质的问题。另一方面,并不是任何中药都可以往食品里加,有可能会违反国家相关药品监管法规。
既不符合科学又多花钱的事,真的那么好吗?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想养生是可以理解的,但更好的方法是饮食作息规律,加强锻炼。吃个冰淇淋就养生了,这真是智商税。
文|刘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