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爸妈让6岁儿子晚上学一年到处旅游#话题登上热搜。话题中的爸爸杨强来自河南郑州,他和妻子因“另类”育儿选择而受到关注:尽管儿子仅差九天就满足公立学校的入学年龄,他们却决定让孩子晚一年入学,而是先踏上一年的旅行之路。
视频中,杨强也分享了他的育儿理念:慢即是快,与其逼迫孩子过早承受学习的压力,不如父母先以身作则,“家长成为最好的家长,孩子自然会成为最好的孩子。”
话题下评论区,也能看到不少网友纷纷为这对父母点赞,表示 “羡慕两个字说累了”“以后也要让孩子有这种体验”。
在“赢在起跑线”的观念深入人心时,为何这一“另类”育儿反而收获好评?当旅游成为教育,我们能做、应该做的又是什么?
事实上,教育从来不局限在教室中。身处大自然,天、地、山、水都是“科学”;踱步古村内,建筑、美食、身边人都是“文学”;更不要说体育、艺术、生活能力……
专家指出,旅游活动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实践育人作用。当人们离开惯常环境,在非惯常环境下获得超越日常生活的崭新体验,新旧体验之间相互作用,个体逐步形成、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
这也意味着,不同于学校学习、日常生活的旅游,既能扩展实践育人的空间维度,又契合不同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新趋势。
尤其是6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好奇心、活动最旺盛的阶段,趁这一时期到处走走看看、大自然便能成为其最好的课堂。结合父母的引导、讲解,孩子的学习天性自然而然能释放,从而对这一行为产生兴趣和自主性。
就如视频中的孩子,在草原中奔跑、在沙漠中探索,从中展现出的自由与活力,来自他内心的舒展与欢愉。有网友指出,这样的经历不仅让孩子亲近了大自然,更在无形中培养了他的观察力、思考力和生活能力。
此外,我们也要意识到,即使身处学校教育中,父母也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若一味“鸡娃”,将成才的焦虑过早地移植到孩子身上,可能会造成相反的效果。
近年来,“旅游教育”需求渐起,研学旅行也成为当下风口。不少景区目的地将研学作为关键词,推出系列活动、课程,如广州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将课堂搬到户外,根据3—18岁学生不同阶段发展需求、研发了涵盖自然博物、劳动教育等六大板块课程体系,让孩子与真实世界建立起“爱的连结”。
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研学课程
不少组织机构也推出了研学行程、路线。去年哈尔滨旅游火热,各省多地市也推出前往哈尔滨的小游学团,从“小沙糖桔”“小野生菌”到“小醒狮”等等;更多假期游学团还涉及“清北”、粤港澳甚至海外目的地……
江门“小醒狮”游学团在哈尔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痛点和挑战。业内人士指出,首先是行业管理层面,旅游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推动旅游和教育融合发展中的立场和话语截然不同,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引导,有时甚至会相互排斥,加大了泛研学新业态优质生态圈构建的难度。
在企业认知层面,旅游企业也需跳出原先熟悉的业务舒适圈,从教育的角度来重新思考和配置相关要素,其中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认知空白地带。因此,旅游企业的跨界学习和组织韧性必不可少。
此外,企业实践层面,如何深入挖掘旅游场景中的实践育人价值(课程开发/体验设计),并转化为教育性旅游体验(执行运营/效果评估),进而构建起新的可持续性商业模式(营销渠道/团队培训/安全标准)等。这些工作都涉及资源要素的跨界重组和学习提升,关键是人的问题,即创新型旅游人才培养。
南方+记者 叶绮涵